今天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县情概况 > 历史沿革

龙泉深处大河关

 时间:2018-01-18    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 来源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王  

太行大峡谷以奇绝险峻美的胜景,自开发以来已经成为长治旅游的一张王牌,那些在城市中被高楼大厦蜷曲了的身心,会选择来这里看山景、沐山岚、寻山趣、听山泉,这是快节奏高压力生活下的释放,也是人长途跋涉后的心灵安顿。

而我不。

我要去寻的是龙吟虎啸的静幽处,是一树繁华之阴的凋零与孤寂。

\

光绪版《山西通志》记载:大河口,在壶关县东南一百四十里,古穴陉岭道也,通林县,有营有厘卡,其北为玉峡关,即古羊肠坂也,有汛,东出之隘曰花园梯,曰金灯寺,并通林县,其由关至河口之间道曰五里潺。

初夏雨后的清晨,我们驱车前往壶关县桥上乡大河村去找大河关或曰大河口。

从长治市出发过壶关县城、东井岭乡,即可到桥上乡,这是两条省道,横穿壶关地域,从长治到东井岭属长治平城线,从东井岭至桥上乡属荫城林州线,这原是晋煤外运的一条重要通道,现在基本属于一条旅游公路。

桥上乡所在位置属太行大峡谷旅游区的主要组成部分,名闻遐迩的红豆峡和青龙峡都在其中,这一条深长的峡谷名叫龙泉峡,之所以一眼便喜欢上龙泉,是因为古时有名剑曰:龙泉,是剑师欧冶子所铸的诚信高洁之剑,在我的心里,太行大峡谷的山岚和波涛也一定能作龙泉吟。

\

在龙泉峡中行走,是心动莫名的,鸟鸣啾啾,绿意盎然,山泉轰隆,绝壁参天,眼前时有美丽的雉鸡飞过,那转瞬即逝的美丽,让人感叹世间美好的不长久。那样的绝壁定是神力可为吧?让我衍生了一种伤痛,是谁用斧在大山中砍出了这么长这么多的伤口?还在这伤口之上放置了那么多的物事,任河水一点点一回回地冲刷,也带走了时间的流逝。太行山,你一定很疼吧?

行至龙泉峡的支峡青龙峡景区,大河村就到了。面前是熙来攘往的众生,有组团景区旅游的,有结伴泉上漂流的,有兜售旅游纪念品的,有呼叫吃饭住店的,我们摇头拒绝一切喧嚣,我们要去的地方,不在车水马龙处,不在人声鼎沸处。

大河村,在青龙峡之东。

一条大河穿村而过,一位村人端一碗面条面对着大河席地而坐,旁若无人,一筷子挑起一根面条,仿佛大河就是他的佐料,村人的旁边卧着一只小黄狗,黄狗旁一座石桥,石桥尽头一座寺庙,寺庙旁边一座佛塔,寺庙对岸的石缝间长出了一株古树,古树的上边有一座颓废而寂寥的关城。

这样的景致只该在梦里出现吧?

流经大河村的这条河叫郊沟河,古称沾水,河水在此处千年不竭地流淌,村东有一古桥,拱型秀丽别致,由古桥的跨度也可揣摩古时河流的宽度和力度。这条河东出壶关境,入林州,河水改称淅河,淅河在林州市河口村注入淇河。淇河古称淇水,源远流长。诗经曾曰: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,淇水悠悠,桧楫松舟。那个在回想自己出嫁时的春秋女子,她看得见淇水的风光,也看得见淇水源头之一的这条郊沟河吗?

大河村中,河的北岸与郊沟河并行的是一条古道,古称穴陉岭道,是晋豫要道。

\

顺着古道一步步地往西走,我走得很慢,生怕错失了古道的远古讯息。不到两米宽的古道上,青石被时光打磨得光滑如镜,石缝间长满了青草,这样的古道让人一下子就模糊了时间的长度,仿佛从古至今不过就是一弹指。古道上的马蹄印一个接着一个,有大有小,有深有浅,此时正是一场初夏的雨后初霁,蹄印处积满了水,清清的水映着太阳,有着炫目的粼粼波光,仿若历史的眼睛,注视着这一河的寂寥,注视着这一山的喧闹。

古道上,矗立着一座关城。“大河关”三个字依稀可辨,虽然有时光的斑驳,但还不至于彻底的无情。砖砌的拱券门有两米宽,两米余高。门上应该是有关楼的,现已无迹可寻,关楼应该是什么模样?应该是观音阁,还是关帝庙?还是只是一普通的廊柱式建筑?大河没有给出答案,这只能是一个谜了。石砌的门洞内,门闩痕迹犹存。站在门前仿佛听到了关门吱吱扭扭关上的声音,这声音关住了千军万马,也关住了商旅们前行的脚步。

关城的后面,有一座类似于碑帽的石刻物件横在路边,如果是碑帽,碑身又去了哪里呢?被盗?还是做了寻常百姓的院墙?如果有碑文的存在,我们就不用去揣摩“大河关”这一座关城的设立年代了。

出大河关,古道还断断续续地存在,只是可惜的是,新建的几座民舍生生地把古道截得七零八落,据著有《山西关隘大观》的马书岐讲,他十年前来此地时,还没有这些房屋,可是现在……

古道哪,你何其幸,又何其不幸。

古道的北边,还有几处店铺,有一处保留完整,门当全户对齐,黑黝黝的木门紧紧地闭着,也许门内正处于几百年前的店铺歇业期,正在盘点整顿,一位老先生正拨拉着算盘计算着开店以来的利润。有一处只留下了一个石砌的拱形偏门,很精致,我从门内走出,仿佛几步间走出了几百年的历史长河。

当时经商的开店的人们,如今都去了哪里呢?

古道时断时连,一直到村庄没有了人家,古道也失去了踪迹。关后的这一段古道与关前的古道相比,唯一相同的是那些马蹄印,但也有细微差别,关前的蹄印大而深且密,关后的蹄印小而浅且疏,仔细想来,大概是因为关前是上坡路,关后是下坡路,古时,马或者驴骡载着重物,上坡时,青石打滑,马儿只有深深地稳稳地踩下去,踩踏实了,再迈出下一步,久而久之,形成了现在的大而深的印迹,下坡时相对轻松,踩下去的脚印便清浅了许多。

\

我也套印在这些蹄印上,一步一步地走,隔过了千年的时光,身边忽然走过了一支军队,那是来自于唐朝的军队,他们军容肃然,是我们上党的一支军队,即昭义军,他们接到了唐德宗的命令,要去镇压一支叛军。

那时是公元781年。

781年是唐德宗李适执政的第二年,李适是李隆基之孙,少年时正逢安史之乱,由此他经历了战乱,也经历过家国离乱。

当时的魏博节度使田悦挟相州、魏州反叛。田悦是和淄青节度使李正己、山南节度使梁崇义,还有谋求成德节度使未遂的李惟岳一起反叛的。贝州刺史邢曹俊(田悦的爪牙)对田悦说:今置兵于崞口以遏西师,则河北二十四州皆为尚书有矣。崞口也即大河口。田悦曾被朝廷任命为检校工部尚书,所以邢曹俊称其为尚书。田悦采纳邢的意见,随后便派大军围了临,进军邢州。割据称霸的野心蒙蔽了他们的心智,以至于低估了李适的心理。李适是不会听任藩镇割据的,安史之乱还犹在眼前,况且邢州、临、相州、魏州就在昭义的东边,离长安和洛阳都很近,于是唐德宗亲自在长安设宴犒劳征讨兵马,打响了武力削藩之战。当时派去征讨的是昭义军和河东军,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和河东节度使马燧带兵从此经过,之后便击败田悦。再之后田悦虽然一度上自称为魏王,最后还是被堂弟田绪所杀。

从这里经过去征讨叛军的将士,不知有多少人得以生还。唐朝末年,群雄割据,烽烟四起,乱世中有几人的生命得以自己主宰?可见一个无能且低智的政府,将会给这个世界带去多少离乱之苦啊!

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潞州东取穴陉岭路至相州(今安阳)三百五十里。大河关那时还没有存在,它只是一处战略要地,同时把此作为要地的还有一个人----天宝末年的李萼,那时是公元755年。颜真卿是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大家,安史之乱时,他起兵抵抗,附近十七郡纷纷响应,曾经被公推为盟主,合兵20万阻挡了安禄山急进的脚步,李萼是颜真卿的谋士,曾为颜谋划河北形势,李的谋略中包括一项,即开崞口出师。

我有幸和他们处于同一个时空中,和他们达到了精神上的契合。

大河关建于何时,遍寻不获。只是清《壶关县志》中有载:咸丰六年增设大河汛驻防把总。至于现在的关城所建何时,也不可考。但是,从唐朝一直到民国,这里始终是战略要地,也是晋豫通道,即使是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,这里也还是由长治出境入河南的省间通衢。

这样的古道上,曾经的车欢马嘶只属于过去,而今与青龙峡只有几步之遥,却有着天壤之别,没有几个人会在看尽峡谷美景之后,再来寻幽探秘,把厚重的历史和古道的秘密汇成于自己的手册之中。这又是谁的悲哀?而我认为,不是政府的,不是游客的,不是百姓的,而是文化的悲哀!

穴陉岭道,你至今价值几何?会不会,又一个十年之后,你便会彻底消失?从一树繁华之后到彻底的寂灭?

大河村,大河关。

山野村落、山水盛景,在这里以不同的质地相互摩擦,也相互背离,形成一种无以言说的语言局面,庙堂的庄严、江湖的呐喊,村野的悠然,交织成图画里的参差喧哗,令我们迷惑惊喜也伤痛。

这样的旅行,将我分割成两半,前一半有人间气息,后一半是寂静空旷,久久不能回归。

另:大河关所在的大山,确实与玉峡关相邻,可是,我们没有寻找到古道,年代久远,那条古道也渺不可寻,而当我们出壶关入林州,试图从林州的合涧镇再回溯花园村去见证玉峡关的时候,才发现,一条山道依然是我们的车无法通行的。深以为憾。

 

欢迎大家关注壶关县旅游中心的微信公众账号ღ  通过 ☞ 扫一扫 or 长按下方  二维码,或者选择点击微信通讯录界面右上角的 + 号,选择 ☞ 公众号 ☞ 搜索 ☞ 壶关县旅游中心 或 huguanlvyou 即可关注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景区的更多动态☺ 期待您的点赞或拍砖❤

 

\

关闭本页